5月16日,武漢市首批6項政務服務“微改革”“微應用”事項,在江岸區行政審批局投入試點運行。自此,武漢市以常態化調查研究為基礎,開始探索以“小步快走”的思路大幅加密政務服務的升級頻率,力求更好地優化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體驗。
此次投入試點運行的“微改革”“微應用”事項,分別是個體工商戶登記智能審批、商業綜合體入駐商戶公共場所衛生許可“免提交”、護士執業注冊“減材料”、教師資格認定現場確認環節線上審核、工程建設項目涉水事項“一件事一次辦”、夜間施工“即審即批”“審管聯動”。
“6項‘微改革’‘微應用’事項的鎖定和實施細節,全部基于前期的深度調查研究。”江岸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說,自今年初以來,該局工作人員分批分組廣泛走訪轄區企業,并通過公布熱線電話、召開座談會等方式“開門納諫”。該局還強化“辦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功能,鼓勵前來辦事的企業和群眾“吐槽”辦事過程中的“堵點”和“痛點”。
以工程建設項目涉水事項“一件事一次辦”為例。江岸區緊鄰長江,轄區涉水建設項目多。江岸區行政審批局通過上門走訪、實地調查等方式展開深度調研,了解到工程建設項目普遍希望進一步精簡“涉水事項”的審批流程和證照種類。為此,經過多部門聯合商討、邀請專家學者論證、企業代表建言獻策等方式,江岸區將水土保持、洪水影響評價、水資源論證和排水許可等“涉水事項”整合為工程建設項目涉水“一件事”,實現“一表申請、一窗辦理、聯合勘查、一次評審、一份綜合許可決定”,將申請材料壓減71.4%,辦理時限減少6個工作日。
“‘微改革’和‘微應用’,是對傳統政務服務升級模式的補充和優化。該舉措能以相對‘短平快’的方式,更加及時地‘適配’企業和群眾的‘微需求’。”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,該局將引導和鼓勵全市各區各部門牢牢抓住調查研究這個“金鑰匙”,圍繞企業群眾反饋體驗和政務服務部門及時“響應”兩大方向,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,有效提升武漢市政務服務的體驗感和滿意度。
(湖北日報記者 王成龍)